建议使用以下浏览器,以获得最佳体验。 IE 10.0+以上版本 Chrome 31+谷歌浏览器 Firefox 30+ 火狐浏览器
2020-07-14

等保2.0的变与不变

  等保2.0在1.0标准的基础上,更注重主动防御,从被动防御到事前、事中、事后全流程的安全可信、动态感知和全面审计,实现了对传统信息系统、基础信息网络、云计算、大数据、物联网、移动互联网和工业控制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对象的全覆盖。本篇文章中安徽国康会为您介绍等保1.0到等保2.0的变与不变。


等保2.0的变与不变


  等保2.0有哪些不变?


  一、五个级别不变


  从第一级到第五级依次是:用户自主保护级、系统审计保护级、安全标记保护级、结构化保护级、访问验证保护级。


  二、规定动作不变


  规定动作分别为:定级、备案、建设整改、等级测评、监督检查。


  三、主体职责不变


  等级保护的主体职责为:网安对定级对象的备案受理及监督检查职责、第三方测评机构对定级对象的安全评估职责、上级主管单位对所属单位的安全管理职责、运营使用单位对定级对象的等级保护职责。


  等保2.0有哪些变化?


  等保2.0在法律法规、标准要求、安全体系、实施环节等方面都有了变化。


  一、标准依据变化


  从条例法规提升到法律层面。


  等保1.0的最高国家政策是国务院147号令,而等保2.0标准的最高国家政策是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》,其中


  第二十一条要求,国家实施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;


  第二十五条要求,网络运营者应当制定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;


  第三十一条则要求,关键基础设施,在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基础上,实行重点保护;


  第五十九条规定的网络安全保护义务的,由有关主管部门给予处罚。因此不开展等级保护等于违法。


  因此不开展等级保护等于违法。


  二、标准要求变化


  等级2.0标准覆盖度更加全面。等级保护对象必须满足“通用要求+扩展要求”。


  通用要求方面,删除了过时的测评项,对测评项进行合理改写,新增对新型网络攻击行为防护和个人信息保护等新要求,调整了标准结构、将安全管理中心从管理层面提升至技术层面。


  同时,对云计算、物联网、移动互联网、工业控制、大数据等新技术提出了新的安全扩展要求。


  三、安全体系变化


  等保2.0相关标准依然采用“一个中心、三重防护”的理念,建立安全技术体系和安全管理体系,构建具备相应等级安全保护能力的网络安全综合防御体系,开展组织管理、机制建设、安全规划、通报预警、应急处置、态势感知、能力建设、监督检查、技术检测、队伍建设、教育培训和经费保障等工作。


  四、规定动作实施变化


  1.定级对象的变化


  等保1.0定级的对象是信息系统,等保2.0的定级对象包括网络基础设施(广电网、电信网、专用通信网络等)、云计算平台/系统、大数据平台/系统、物联网、工业控制系统、采用移动互联技术的系统等,覆盖面更广。


  2.定级流程的变化


  等保2.0标准不再自主定级,二级及以上系统定级必须经过专家评审和主管部门审核,才能到公安机关备案,整体定级更加严格。


  3.测评合格要求提高


  相较于等保1.0,等保2.0测评达的标准发生了变化,2.0中测评结论分为:优(90分及以上)、良(80分及以上)、中(70分及以上)、差(低于70分),70分以上才算基本符合要求,基本分调高了,测评要求更加严格。


【版权与免责声明】本文转自互联网,如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,烦请提供相关信息发邮件至 zhangss@kkidc.com ,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,谢谢!

上一篇: 常见等保问题业内人士解答

下一篇: 零售业去“O”,不可逆之变